清华大学姜景奎教授为我校师生开展线上讲座
2022年6月9日,由人事处和教师发展中心主办、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承办的“著名教授论坛第560讲”在腾讯会议举行。清华大学外文系、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员、非通用语分指委主任委员姜景奎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“喜马拉雅山之于中印关系”的精彩讲座。

姜景奎教授讲座
讲座伊始,非通中心主任全永根教授对姜景奎教授开设此次讲座表示热烈欢迎,并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姜教授。
姜教授的讲座主要从青藏高原的独一特征、印度人视域中的西藏、西藏人视域中的喜马拉雅以及西藏的域外逐鹿中心这四个方面展开。首先结合具体数据和图片向师生们介绍了青藏高原的独一特征,进而深入讲解了喜马拉雅山区域的主导文化——藏民族文化,并结合地理、文化等背景详细地分析了印度人视域中的西藏,认为印度人视域中的西藏是想象中的天堂、虚构中的自己、现实中的他者,又通过历史、文化等背景来讲述了西藏人视域中的喜马拉雅,喜马拉雅是西藏人视域的“家”。藏民族自古是逐鹿中原的一支重要力量,是中华文明体的自然成分。而藏民族自古与印度次大陆则没有多少交集,一不逐鹿疆域,二不往来族人。
姜教授指出,喜马拉雅山地区从地理、历史、文化等各方面来考察,都与中国内地自古一体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同时,喜马拉雅山应该是中印关系的一座桥梁,而非高山,我们可以通过喜马拉雅山这个桥梁来进行中印文化交流,加强对双方的文化理解,进而深入发展双边关系。
讲座结束后,姜教授与听讲座的师生进行了密切的互动,回答了师生提出的多个问题,并表示中印两国人民应当秉持“相知而行”的态度,共同发展、共同进步,从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。师生从姜教授的讲座与互动交流中深受启发,获益匪浅。
专家简介:姜景奎,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、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高校外指委副主任委员、非通用语分指委主任委员。曾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南亚研究中心主任、南亚学系主任。主要从事印度文学文化、印度宗教、南亚区域国别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已发表专著六部、译著三部、辞书一部、教材一套(6册)、论文100余篇及编著20余部。在研项目有“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”(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)、“新编《印地语汉语大辞典》”、“中国非通用语发展研究”等。被授予过多项奖励,如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、国际印地语奖(印地语言文学贡献奖)、乔治•格里森奖(国际印地语最高成就奖)和卡米耶•布尔克奖(印地语海外学者奖)等。兼有印度国家文学院阿南德•古马尔斯瓦米院士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、贵州省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指导专家、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、南亚语种学会会长、《区域国别学》主编、《南亚学》主编、《南亚东南亚研究》“姜景奎专栏”主持人等职。